1. <progress id="kuebw"></progress>

        0577-88936008

        產品與服務

        全國領先的一站式企業綜合服務平臺

        首頁 > 產品與服務 > 安全環保

        安全生產應急預案

        應急預案指面對突發事件如自然災害、重特大事故、環境公害及人為破壞的應急管理、指揮、救援計劃等。它一般應建立在綜合防災規劃上。其幾大重要子系統為:完善的應急組織管理指揮系統;強有力的應急工程救援保障體系;綜合協調、應對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統;充分備災的保障供應體系;體現綜合救援的應急隊伍等。

        應急預案幾大重要子系統為:完善的應急組織管理指揮系統;強有力的應急工程救援保障體系;綜合協調、應對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統;充分備災的保障供應體系;體現綜合救援的應急隊伍等。從文體角度看,應急預案是應用寫作學科研究的重要文體之一。

         

        體系構成

        應急預案應形成體系,針對各級各類可能發生的事故和所有危險源制定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并明確事前、事發、事中、事后的各個過程中相關部門和有關人員的職責。生產規模小、危險因素少的生產經營單位,綜合應急預案和專項應急預案可以合并編寫。

        綜合應急預案

        綜合應急預案是從總體上闡述事故的應急方針、政策,應急組織結構及相關應急職責,應急行動、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應對各類事故的綜合性文件。

        專項應急預案

        專項應急預案是針對具體的事故類別(如煤礦瓦斯爆炸、危險化學品泄漏等事故)、危險源和應急保障而制定的計劃或方案,是綜合應急預案的組成部分,應按照應急預案的程序和要求組織制定,并作為綜合應急預案的附件。專項應急預案應制定明確的救援程序和具體的應急救援措施。

        現場處置方案

        現場處置方案是針對具體的裝置、場所或設施、崗位所制定的應急處置措施?,F場處置方案應具體、簡單、針對性強?,F場處置方案應根據風險評估及危險性控制措施逐一編制,做到事故相關人員應知應會,熟練掌握,并通過應急演練,做到迅速反應、正確處置。

         

        文件結構

        應急預案要形成完整的文件體系。通常完整的企業級應急預案由總預案、程序文件、指導說明書和記錄四部分構成。

         

        主要內容

        重大事故應急預案可根據GB/T29639-2013《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進行編制。應急預案主要內容應包括:

        (1)總則:說明編制預案的目的、工作原則、編制依據、適用范圍等。

        (2)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明確各組織機構的職責、權利和義務,以突發事故應急響應全過程為主線,明確事故發生、報警、響應、結束、善后處理處置等環節的主管部門與協作部門;以應急準備及保障機構為支線,明確各參與部門的職責。

        (3)預警和預防機制:包括信息監測與報告,預警預防行動,預警支持系統,預警級別及發布(建議分為四級預警)。

        (4)應急響應:包括分級響應程序(原則上按一般、較大、重大、特別重大四級啟動相應預案),信息共享和處理,通訊,指揮和協調,緊急處置,應急人員的安全防護,群眾的安全防護,社會力量動員與參與,事故調查分析、檢測與后果評估,新聞報道,應急結束等11個要素。

        (5)后期處置:包括善后處置、社會救助、保險、事故調查報告和經驗教訓總結及改進建議。

        (6)保障措施:包括通信與信息保障,應急支援與裝備保障,技術儲備與保障,宣傳、培訓和演習,監督檢查等。

        (7)附則:包括有關術語、定義,預案管理與更新,國際溝通與協作,獎勵與責任,制定與解釋部門,預案實施或生效時間等。

        (8)附錄:包括相關的應急預案、預案總體目錄、分預案目錄、各種規范化格式文本,相關機構和人員通訊錄等。

         

         

        編制方法

        應急預案的編制一般可以分為5個步驟,即組建應急預案編制隊伍、開展危險與應急能力分析、預案編制、預案評審與發布和預案的實施。

        1)組建編制隊伍

        預案從編制、維護到實施都應該有各級各部門的廣泛參與,在預案實際編制工作中往往會由編制組執筆,但是在編制過程中或編制完成之后,要征求各部門的意見,包括高層管理人員,中層管理人員,人力資源部門,工程與維修部門,安全、衛生和環境保護部門,鄰近社區,市場銷售部門,法律顧問,財務部門等。

        2)危險與應急能力分析

        ⑴法律法規分析

        分析國家法律、地方政府法規與規章,如安全生產與職業衛生法律、法規,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消防法律、法規與規程,應急管理規定等。

        調研現有預案內容包括政府與本單位的預案,如疏散預案、消防預案、工廠停產關閉的規定、員工手冊、危險品預案、安全評價程序、風險管理預案、資金投入方案、互助協議等。

        ⑵風險分析

        通常應考慮下列因素:

        ①歷史情況。本單位及其他兄弟單位,所在社區以往發生過的緊急情況,包括火災、危險物質泄漏、極端天氣、交通事故、地震、颶風、龍卷風等。 ②地理因素。單位所處地理位置,如鄰近洪水區域,地震斷裂帶和大壩;鄰近危險化學品的生產、貯存、使用和運輸企業;鄰近重大交通干線和機場,鄰近核電廠等。

        ③技術問題。某工藝或系統出現故障可能產生的后果,包括火災、爆炸和危險品事故,安全系統失靈,通訊系統失靈,計算機系統失靈,電力故障,加熱和冷卻系統故障等。

        ④人的因素。人的失誤可能是因為下列原因造成的:培訓不足,工作沒有連續性,粗心大意,錯誤操作,疲勞等。

        ⑤物理因素??紤]設施建設的物理條件,危險工藝和副產品,易燃品的貯存,設備的布置,照明,緊急通道與出口,避難場所鄰近區域等。

        ⑥管制因素。徹底分析緊急情況,考慮如下情況的后果:出入禁區,電力故障,通訊電纜中斷,燃氣管道破裂;水害,煙害,結構受損,空氣或水污染,爆炸,建筑物倒塌,化學品泄漏等。

        ⑶應急能力分析

        對每一緊急情況應考慮如下問題:

        ①所需要的資源與能力是否配備齊全。

        ②外部資源能否在需要時及時到位。

        ③是否還有其他可以優先利用的資源。

        3)預案編制

        4)預案的評審與發布

        5)預案的實施

         

        培訓演習

        1)應急預案培訓的原則和范圍

        應急救援培訓與演習的指導思想應以加強基礎、突出重點、邊練邊戰、逐步提高為原則。

        應急培訓的范圍應包括:

        (1)政府主管部門的培訓。

        (2)社區居民的培訓。

        (3)企業全員的培訓。

        (4)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的培訓。

        2)應急培訓的基本內容

        基本應急培訓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報警。

        (2)疏散。

        (3)火災應急培訓。

        (4)不同水平應急者培訓。

        在具體培訓中,通常將應急者分為5種水平,即初級意識水平應急者;初級操作水平應急者;危險物質專業水平應急者;危險物質專家水平應急者;事故指揮者水平應急者。

        3)訓練和演習類型

        根據演習規??梢苑譃樽烂嫜萘?、功能演習和全面演習。根據演習的基本內容不同可以分為基礎訓練、專業訓練、戰術訓練和自選科目訓練。

         

        安全隱患

        安全隱患,是指生產經營單位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程、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規定,或者其他因素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的可能導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發生: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和管理上的缺陷。從性質上分為一般安全隱患和重大安全隱患。


        成功案例

        經典案例 合作客戶

        科能總部

        地址:溫州市機場大道蘭江路188號B幢4008室
        電話:0577-86669280/88936008
        傳真:0577-88916016
        E-mail:zjkn1998@163.com

        杭州子公司 溫州子公司 麗水子公司
        臺州分公司 寧波分公司 金華子公司

        關注微信

        版權所有 © 2018 浙江科能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浙ICP備17022120號-1 浙ICP備17022120號-2浙公網安備 33030302000777號
        最新国产91精品|国产精品有码无码av在线播放|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2021|国产成年无码AV片在
          1. <progress id="kuebw"></progress>